![]() |
首页 | 要闻速览 | 市委介绍 | 思想建设 | 参政议政 | 社会服务 | 组织建设 | 机关建设 | 区级组织 | 社员风采 | 历史回眸 | 文艺之窗 |
|
丛斌副主席在“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理论研究中心换届会议”上的讲话 |
来源: 编辑:admin 2013-07-17 |
丛斌副主席在“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理论研究中心换届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大家下午好,刚才听了永川主委的讲话,以及庞学光副主委对社天津市委在理论研究方面所做的内容简短、充实的总结。我感到九三天津市委在理论研究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根据刚才两位领导的讲话,我认为,我们社天津市委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建设方面,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思想、方向明确,认识到位。通过两位领导的讲话和总结,尤其是永川主委的讲话,我体会到,对于参政党的理论研究,思想建设这个问题,我们社天津市委认识的比较到位,能够从理性层面去认识,参政党在新的形势下,为什么要进行理论研究,尤其是参政党理论研究,这个理论研究和我们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自身建设,这4项工作有什么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段,我们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什么方位,有关这些问题,社天津市委的思想明确、方向明确、认识到位。 二、理论研究中心的成员,理论水平高。以前天津的九三成员写的东西我也看过,加上今天听了你们的总结,感觉到你们在参政党理论研究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对我社社史的认识,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都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够结合我们的具体工作,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不是为了形式。通过文章能够发现,这里边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是我们的成员的思想升华,理论提高,认识到位的客观、真实的记载,言之有物。 三、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理论中心工作的理论研究,在组织上做到了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更重要的是,社天津市委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所以你们的工作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条不紊。 四、理论研究工作成效显著。在庞主委的总结里可以看出有12篇文章获奖,这12篇文章题目选得非常好,从文章的题目可以看出文章的观点。九三学社高举爱国、民主、科学这样一面旗帜,是由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一个参政党,对政治理论的认识、学习、掌握、提高、实践,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们的成员中,搞自然科学的多,搞社会科学的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虽然都是科学,但由于专业的不同,这两个要做到有机融合、理性贯通还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在座的同志在完成专业工作的同时,又做了大量的政治理论研究,而且成效显著,在全国的范围内还是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希望你们认真地总结一下经验,作为一个省级组织应如何做好理论研究和思想建设工作。 刚才陈主委讲了,思想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中的根本建设。思想建设不到位,成绩是不会显著的,这是一个认识问题。借你们思想建设研究中心成立这个机会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谈一谈我自己对思想建设、理论研究这方面的学习体会和认识,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今天集中谈三个问题:学习,思考,实践。这是认识不断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一、关于学习的问题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的要求,我想作为参政党成员,尤其作为九三学社成员,学什么是很重要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载体多,五花八门,信息量也大,在这个万花筒式的信息体系中,对个人来讲,必须要不断学习。从人的产生,人的社会学属性彰显的那个时期,到现在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人必须要学习,这是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机制。关键是学什么很重要,我觉得作为我们参政党,尤其是九三学社成员,建议首先要学习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学习中共党史。老一点的同志都知道,以前的党史内容与现在还是有所区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81年6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此次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一个对党和国家以后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会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客观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决议搞了一年多,四千多党内干部参加讨论,怎么写这个决议,怎么评价党的历史、文革、毛泽东,人们围绕这三大问题争论不休。这个决议发布以后,党史内容有所改变,不像文革时期的党史,有的确实不是实事求是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后,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近些年,党史研究者又进行了挖掘、整理,出版了两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编写工作已于2011年启动。建议大家学习中共党史,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写在宪法里的,不论作为参政党成员,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要忠实地履行宪法,忠实地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首先必须要“知党”,知党,才能信党。如果不知党,就不可能理性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有可能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思想路线,在贯彻、实施、宣传上,会打折扣。怎样才能知党,只有通过了解党的历史,了解党的真实的历史,才能从思想上真正崇敬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尤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多次灾难,她都能走过来,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苏东巨变,也仍然能坚持下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今天这样辉煌的成绩,有其必然性,而不是偶然的。其必然性就在于,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辛亥革命后的10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没有实现,人民没有受益,也没有真正实现共和,更也没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军阀混战的内乱,尤其没有摆脱中国人民积贫积弱的状况。这期间,一些有识之士上下求索,这个阶段国内共产生了312个政党及类似政党的组织,共产党只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共产党能成功?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只有53名党员,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是57名党员。可以说,当时谁都没想到共产党在28年后能够执掌全国政权,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无论革命处于高潮还是低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都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什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够成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指导我们客观、科学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自己。马克思主义是不含有宗教色彩的,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是指导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理论。二是坚守。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走来,始终坚守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的一条道路,这是我们自己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是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毛主席有一个论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建国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又经过了30年的探索,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三是坚信。就是坚信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定会成功,坚信社会主义一定会到来,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种坚信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经验,解决了依靠什么、为了什么的问题。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共党史里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阶段,不论是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如果没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尤其是老区人民的支持,中国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中国革命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应该是说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代的人民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今天做出这种判断,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也是经过了92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和伟大。第二方面的考虑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史上,可以从中共党史中获得强大的正能量,人类在进步过程中,需要一种勇气、目标、奋斗和精神,缺一不可,任何个人和群体的发展进步,都需要这几方面的要素,这是人的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要素。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层面来讲,也要认真学习中共党史,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那样几次浴火重生,如5次反围剿,湘江战役等,为什么能闯过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文化上的先进和升华,是勇于实践的担当。其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 二是要学习社史。要先学习社史中的“人”。九三学社历史中一位位杰出的人物,他们思想、言行形成了九三的历史。如许德珩主席,五四运动时期,他就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成为了朋友,那时他就倡导民主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用自己的工资支援延安;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处于白色恐怖,北大地下党没有经费,许德珩用自己的钱支援中共地下党。还有周培源、吴阶平等等诸位领导人,我们要先学习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用科学方法,解决社会难题,如何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两弹一星的23位元勋中有5位九三社员,这些社史的光辉永远值得我们骄傲,增强了我们和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信念。作为九三成员,应当传承历史,继承老一辈领导人的这种思想,道德、情操。 三是要学习国史。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没有断代,这在全世界都是唯一的。第一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脉络,第二要读代表作,增强文化自信,道德自信,行为上要做到自立、自强、自省。要有选择的学习。 四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点考虑,经典马克思主义通篇贯穿了民主与科学。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有两大贡献,一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就是民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体现。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生态等领域都有系统科学的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不单是政治方面的理论体系,是全方位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发展阶段的一个系统、全面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人类社会经过了三个文明,工业文明以后人类社会将如何发展,人如何发展?因此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只有共产主义这种社会形态,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良性发展、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形成人类共同体;而不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的无序竞争使人类自我毁灭。因此,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二点考虑,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可以使我们在认识上能与中国共产党达到统一。只有认识上的统一,才能实现道路上的一致,方向上的一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去年我和永川主委到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学习了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程,我们有共同的感受,中国共产党真的非常伟大。到延安之前,理论上不成熟,兵器上低劣,党内斗争常现,思想不统一。经过在延安的13年,尤其是通过延安整风,达到了理论上,军事上的成熟,思想上的统一,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很令人惊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指导我们不断取得改革开放成果的思想武器和法宝,是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要思考的问题 论语上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四个方面的思考: 1.怎样认识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历史的进程有中很多是必然的,但也有偶然因素。中共党史也有一些偶然事件,我们学了历史和党史后会感觉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有时,是诸多的偶然性促成了必然性的发生。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观去看中国共产党92年的发展史,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哪些是必然性,哪些是偶然性,一定要搞清楚。首先要作出一个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能够推翻三座大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真正能站里起来,使中华民族挺起脊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必然性,而不是偶然性。如果把它看成是偶然性,就不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上就要犯错误。改革开放30年来,有人不断提出,共产党成功是偶然性,社会主义的成功也是偶然性,在思想认识上这是错误的。看了党史,就会知道这是必然性,所谓必然性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做到了:坚持、坚守、坚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用了769个字提出了我们今天还值得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一个解决了宗旨问题,就是我们所做的一起都是为人民服务。第二个谈了生死观的问题,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古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三是团结问题,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我们的同志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始终把团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四是民主问题,精兵简政问题,党外人士提出精兵简政,这是民主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思想的体现,五是自信和勇气问题,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自信和勇气是最重要的“资源”。 2.怎样看待现实与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给我们的教训也很多,环境的问题、生态的问题、社会矛盾问题,都出现了。根据现实状况,未来发展还有多大空间?我们的理想能否实现?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民主党派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实这些不良现象,能够说明现行的制度不行吗,得改旗易帜了吗,不是这样的!有两个问题要大家思考,一是我国改革开放34年的工业化走过的路程,取得的成果,是资本主义国家用了200多年时间完成的。资本主义国家在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过矛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矛盾等等,他们是逐渐出现,逐渐解决的,在200多年中,就某一代人,感觉不到前后有太多的变化,在思想上的波动也是有限的。而我们改革开放的34年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矛盾,并不比资本主义社会200多年出现的少,我们要在30多年中全部解决这些问题,的确有难度。我们把这34年叫“时空压缩期”,就是把他们200多年的时空压缩到30多年。我们作为党派成员对这些一定要有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我们要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领导人民搞经济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失误,比方说,有些地方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但这是能够克服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党的意志层面了。因此我们要有信心,未来的目标还是已规划的宏伟蓝图—中国梦,只要有信心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通过学习国史、党史、马克思主义,可以做出判断,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艰辛探索,建党以来92年的生死历练,绘就出的一幅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中国梦的内涵。处理好现实与未来的关系问题,我们的工作思路就会清楚了,信心和勇气也会油然而生,就会不断取得新成绩。 3.怎样看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和确定性。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仍对我们大加指责,他们攻击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确定性。对这个问题我们要通过理性思考,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有其不容质疑的合理性和确定性。具体理由我在前面业已阐述。 4.参政党的现实任务和未来使命。我们只有对现实形势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系统的把握,才能明确参政党在现实这样一个困难时期,应当做什么,未来的使命是什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国家才能不断富强,人民才能幸福。明确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应牢记使命,按照我社十大提出的:思想上坚定地,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工作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三、关于实践的问题 有三个问题要把握。一是走基层,做好调查研究,我说的基层有两个涵义,一个是九三学社基层组织,要到基层了解社员思想情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这是要我们的责任,也是思想建设的根本,要让社员亲身感受到组织的关心,才能做好思想建设工作。第二个是要善于到人民群众中去,通过社会服务,参政议政,多接触基层的工人、农民、社区市民、老百姓,接触农村,通过亲身体会,看我们现在的农村、基层,是什么状况,要去做引导,要去做疏通,联系群众,解疑释惑,统一思想。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两个“100年”凝心聚力。二是要做好理论研讨,一个是研究,一个是讨论,搞论坛。通过研讨,提出参政党的理论创新问题,找好切入点,抓住核心,做系统深入的研究。三是通过学习、思考、理论研讨、基层调研,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我们参政党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自身建设,形成完整的参政党工作体系。既有理论的指导,实践的基础,还有工作的重点,明确的方向,使我们参政党的工作在新的形式下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的良性循环过程不断向前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实现我们参政党的历史使命。 (根据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发布人:社市委 发布时间:2013年7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