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览 市委介绍 思想建设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组织建设 机关建设 区级组织 社员风采 历史回眸 文艺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 :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升华
来源:    编辑:admin   2010-06-04
 
 

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文件之十四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陈大勇

 

       两年前的5月11日,社第十二届三次中常会在成都圆满结束,大家离开了成都。仅过了一天,毁灭性的地震便突袭了我省汶川!在接下来那些悲怆的日日夜夜,历史记载下了一页页惊天地,泣鬼神,闪烁着高尚而深沉人性光辉的灿烂篇章。其中,也记载了九三学社各地组织和11万成员不平凡的一页。大难面前,我们与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或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共度难关,或以各种方式火速驰援灾区,共同以前所未有的温暖和爱心抚慰着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九三学社所崇尚和坚守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得以重铸和升华,耀眼地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光辉。

      5月13日,震后通讯刚刚恢复,韩启德主席就致电社省委,认真询问灾情,深切关心着每个社员的安危。社中央总揽全局,号召社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抗震救灾之中。韩启德主席、王志珍副主席、陈抗甫副主席、贺铿副主席、邵鸿副主席、赖明副主席等社中央领导及时深入灾区考察灾情;社中央在第一时间筹备了价值63万元的药品连夜运往灾区;韩主席组织多位社内专家火速编写的《地震灾后防病必备常识》首批20万册被迅速发到灾区群众手中;全国各地社组织纷纷为灾区送来了慰问,汇来了捐款,发来了救灾物资,还派出了多个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社广东省委、云南省委等多个兄弟组织的医学专家及志愿者在一线救死扶伤……截止2008年7月,全国约有近700名九三人服务于抗震救灾一线,捐款捐物总计近六千万元,其中有大量的药品、食品和帐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爱国民族精神在九三学社各地组织和社员这一系列的反应和行动中得到了生动展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我省各级社组织和成员没有迟疑,毫无惧色地站到了抗震救灾最前沿。社省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工作机制,组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织指挥全省九三人投入战斗,机关干部日夜坚守岗位,带头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重灾区各社组织在抗震救灾现场发挥了钉子作用:在绵阳,社市委主委王瑜受命勘察北川灾情,穿梭生死线而义无反顾,社市委机关同志和当地社员迅速集结,成为第一支挺进极重灾区的民主党派小分队;社德阳市委主委王玉华靠前指挥,组织全市旅游系统和广大社员奋勇参与一线救援,并勇挑全市防疫指挥工作重担;社成都市委、广元市委、攀枝花市委、凉山市委……甚至是在受灾最重的东汽、什邡、苍溪等支社,社员们来不及关心家庭的安危和受灾情况,全力抢救生命、抢救生产设备、抢救核心资料……。

      这里不能不提及我委主委黄润秋同志。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科学家,他深知,这次地震必然会对四川西部造成更多更大的滑坡、崩塌及堵江堵河等次生地质灾害。如果不及早发现,不迅速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果然,地震刚过去两天,他和其他专家通过遥感照片发现,在湔江上游,离北川县城仅3公里左右的位置,一个相当于50个足球场面积那么大的巨大滑坡填入江中,堵江形成了长度约9公里的堰塞湖,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唐家山堰塞湖。如果不立即想办法排除,那么,下游城市绵阳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黄润秋火速带队连夜赶往北川县城了解情况。当时道路已经完全破坏,无法通行,他不惧险阻,想方设法接近壅塞点,坚持走到离险情最近的地方详细观察,并向当地百姓详细了解地质变化和灾情。回来后,他立即提出了疏散处置方案和测评建议,上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为抢险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身为灾后重建规划编制专家顾问组负责人,省委、省政府要求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最科学最合理的北川县重建选址方案。科学选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成功地躲开断裂带。然而,汶川地震的震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单一的某一个地方,而是一条长达300公里的断裂带。不仅如此,断裂带周围的地质环境大都处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的地区。曾经有媒体传出北川新县城将建在擂鼓镇的消息。但这个位置恰恰处于北川——映秀断裂带上。“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北川新县城又建在这样的地方!”他心急如焚,立即联合几位专家连夜将一份《擂鼓镇处于北川断裂带上,不宜作为新县城新址备选区》的报告递交给了有关部门。之后,经过深入调查,冷静分析,他提出北川县城新址可选择在安昌镇东南的顺义村低山丘陵地带。在随后的选址工作中,中央和省市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县城新址选在此处。

      在抗震救灾的一些关键时刻,黄润秋先后向社中央和省上提交有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的重大建议、咨询意见、提案等多达20余份。关于“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重建原则”和“避开三条主断裂带通过部位”、“避开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建议得到了中共四川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被作为我省灾后安置点设置、县城及乡镇重建选址的重要依据。关于《灾后重建应充分搞好地质环境评估》、《青川县城应以搬为主重新选址》、《关于加强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纪念场馆建设》等建议也受到了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视。

      这些凝聚了他的智慧科学建议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和数据为依据。为掌握第一手素材,他经常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并多次经历险情。汶川地震触发的安县高川乡大光包滑坡,是我国已知的最大规模滑坡,也是目前世界上滑坡堰塞坝最高的滑坡。为了弄清楚这一滑坡的成因机理,黄润秋带队到此实地考察研究。考察中,山上突然起雾、下雨,气温骤降,尖利的石头变得光滑难行。大家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顶艰难跋涉,频频摔倒、受伤、流血,体力消耗殆尽,饥饿、寒冷、疲劳、恐惧一齐袭来!由于长期野外工作,黄润秋身上新伤旧伤并发,只能在两位学生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向前挪动……在被困长达八小时后,一行七人最后才艰难走出了乱石林。在汉源县猴子岩山体崩塌处考察时,为准确制定排险方案,他坚持靠近一线近距离拍照观察。不料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头突然从斜坡上高速滚下来,而悬崖下就是湍急的大渡河!当时,所有的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幸而飞石在距离他不到2米的地方撞碎在乱石堆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从他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一次次困难和考验面前,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勇敢地拿出科技工作者的胆识,准确、果断地提出一个个科学、合理的方案,为党和国家排忧解难,为人民的福祉竭尽全力的行为和情操中,看到一个充分诠释和践行“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高理念的九三人的典范。四川省省长蒋巨峰每次见到他,总会紧握着他的手欣慰地说:“老黄啊!你做的事,我们放心!只要有你在,我们就放心!”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中,我们的医卫成员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夜以继日,奋战在最前沿。其中,有一名社员还是位刚做完化疗手术的肝癌患者。她叫张世嘉,是名外科整形女专家。地震发生时,她刚做完化疗躺在床上休息。当剧烈摇晃过了以后,虚弱的她马上瞒着家人,跟随救援医疗队去彭州回龙沟抢险救人。一路上,车颠簸得特别厉害,这对于身上动过10余次手术的女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可她不断提醒自己:“我是来救人的,我绝不能倒下!不能让别人来救我!”靠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在抗震救灾的那段日子里,张世嘉以惊人的毅力在安县、都江堰、彭州之间来回奔波。当有关部门发布了公开招募救灾社会监督员的消息后,她又第一时间赶去报了名。据悉,这是中国整形界首位参加报名的医生。那时的她,身体已经不支,手术的地方也开始疼痛。到医院去检查,肿瘤指数已明显升高,朋友们心痛地劝她回家好好休息,可她摇摇头,坚定地说:“我还有半条命,我能多活一天,就一定要为受灾群众作贡献!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我愿用我的生命带入需要关心的人身上,这样我才能感觉到我活着的意义!”

      宜宾社员田春霞,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5月14日那天,医疗小组和武警官兵在发现废墟里有一位伤员被水泥板紧紧卡住,危在旦夕!田春霞抱着抢救设备就说:“我去!我苗条些,能钻进去!”众人来不及阻拦,她便从废墟的一个缝隙艰难地钻了进去……这时余震发生了,垮塌的水泥板把她也卡在了里面。外面的人全都惊呆了!战士们奋力撬开水泥,割断钢筋,总算把她倒着拖了出来。可她出来第一句话就是“我没啥,救人要紧。”顾不上拍掉身上的灰尘,她马上又扑向那堆瓦砾,继续救人……在社宜宾市委抗震救灾事迹报告会上,田春霞说:“在地震中,作为一名社员,我仅仅只是做了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我记得灾区同胞是我的兄弟姐妹们!我获得的奖励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是属于地震期间坚守岗位的每一位医护工作者,属于每一个为抗震救灾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人!”

      此外,还有勇敢驻守唐家山堰塞湖下村庄的白衣天使赖晓娅;在余震中为几十个“地震宝宝”顺利接生的彭州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王丽;为了给伤员腾病床,忍痛把80多岁的老母亲赶出医院的省医院干部科主任周晓芳;日以继夜组织抢救大量危重伤员的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虹等……她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托起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5.12”巨大震灾造成的山体位移阻断了通往震中汶川的所有道路,汶川成为一座令人揪心的孤城,埋在废墟里的万千生命危在旦夕……千方百计火速打通都汶路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省交通厅公路局党委紧急决定,抽调熟悉汶川地形、业务素质高的同志到一线抢险!社凉山州委秘书长任吉剑临危受命,迅速赶往国道213映秀至汶川抢通保通前线指挥部,投入突击工作。在前线苦战的三个月里,他每天坚持在工地上现场核实工程数量、检查工程质量、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时为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7月20日,高家山洞室爆破成功!7月27日,老虎嘴便道与壅塞体连通!老虎牙终于被拔下!8月17日,油路摊铺完成! 9月初,都汶路这条生命的通道终于全线抢通!这是一条专家预计需要两到三年才能修复的重灾路。但靠着科技和智慧的支撑,靠着与困难决一死战的精神和信念,短短3个多月这条路就恢复到了震前的功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任吉剑笑着说:我不辱使命!

      在各个重灾区,到处都有九三人的影子,他们有的奔赴紫坪铺水库守护战地官兵群众,有的反复巡查安县险途救治伤员,有的多次深入各偏僻灾区送医送药。彭州市副市长付超指挥协调各方力量,把救灾急需的燃油和物资送到一线;时任理县副县长的苏远东凭借专业素养为理县抗灾重建作出了突出成绩,挂职期满,他在面对当地的挽留时义无反顾地留下来多干了一年;时任旺苍副县长的毛中明发扬九广合作的光荣传统,走村串户,全力服务老区救灾重建。        

      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社员在所在地积极捐款捐物,义务献血,争当志愿者。广大社员爱同胞、爱他人、爱受难者,为国家分忧,为政府分担的行动,和坚毅强劲的英雄主义气质、善良纯洁的人道主义禀性,无不向世人昭示了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在艰苦的灾后重建工作中,九三人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努力把握灾情特点和救灾工作规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从地震发生那一刻起,从全国各兄弟省委到四川省各级社组织、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社员,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灾区。无论是受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要,还是次生灾害的预防;无论是生产自救、灾后重建,还是对防止灾害的理性反思,关于这些问题的建言从未间断。在很短时间,汇集意见、建议71条,反映社情民意350条;报送提案45篇。这些凝聚了九三人心血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中央和省上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在韩主席 “灾后重建伸援手,募集善款献爱心”的倡议下,全体社员积极行动起来,为支援受灾群众重建美好家园奉献心意。社中央选定了广元市青川县沙洲镇江边村、成都市都江堰天马镇敬老院、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民主村灾后重建和德阳市什邡南泉镇农村新能源建设等四个项目进行援建,全力帮扶当地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其中,援建广元青川江边村的轻钢龙骨结构农房成为四川省灾后援建的典范,也探索出了一条灾区科学重建的新模式,充分反映出我社在各项履职活动中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该项目设计是社中央领导亲自联系清华大学专家为灾区免费设计的,于2008年9月27日正式启动,是广元市第一个由民主党派帮扶灾后农房建设的项目。与其他过渡房不同的是,这种住宅是永久性的,避免了建造过渡房产生的经济浪费和生态破坏;不仅可抵御8级强震,而且造价低廉、省时省工、美观大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不但如此,社中央还为二组确立了“特色建房、设施配套、产业富民、和谐安村”的重建思路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风格的重建原则,将二组的灾后重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经过1年多的努力,一座具有浓厚川北民俗风情的花园式村庄已呈现在人们眼前,江边村二社56户村民搬进了新家,幸福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村民的脸上!

    去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在青川视察时曾专门指出:“青川农房重建的进度是很快的。沙洲江边村的轻钢结构房很有特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很用心,做了很多工作。”今年初,刘书记到社省委机关看望慰问干部的时候,再次肯定了九三学社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为民所做的实事、好事!他强调:援建广元青川江边村的轻钢结构农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希望我社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深化社会服务工作成效,将这种抗震性能好、造价低、美观大方的轻钢结构农房推广到映秀等地震灾区,为四川恢复重建、科学重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一条条饱含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到抗震性能好、造价低、美观大方的轻钢结构农房的建成,从确立“特色建房、设施配套、产业富民、和谐安村”的重建思路,到一座具有浓厚川北民俗风情的花园式村庄的呈现,无不体现了九三人实事求是、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

    在抗震救灾中我们所直接见证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都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深度体现。广大社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中国共产党不愧为13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更加深深地植入人心。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使全社上下的意志和力量空前凝聚,越来越多的社员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中。这也是抗震救灾斗争实践带给我们的思想收获。

    “5·12” 汶川大地震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历史契机:九三学社一贯崇尚和坚守的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魂。正是在广大社员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全力救灾的一系列行动和昂扬精神风貌中,我们感悟到了具体实在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念,而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真理力量、社会功能与实际效果,在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中也得到了最直接、最严格、最有效的证明和检验,并得以锤炼和升华!

    汶川的悲痛还没有抚平,玉树的悲恸又接踵而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还很崎岖,还有很多艰难与险阻。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哪一次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正是一次次灾难的洗礼,砥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这个民族走出了一个愈挫愈勇的历史。从3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到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再到今天的玉树大地震,中华民族在这些大难面前的表现,见证了中国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的历史。让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精神旗帜的引领下,继承和弘扬爱国、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前赴后继、奋力拼搏,去征服复兴之路上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灿烂明天吧!

 

 
 
津ICP备19000121号-1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39号团结大厦(5-6层) 电话:022-23286247 邮政编码:30022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