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览 市委介绍 思想建设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组织建设 机关建设 区级组织 社员风采 历史回眸 文艺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 :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构建
来源:    编辑:admin   2010-06-04
 
 

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文件之十七

 

 

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中心  罗道全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理论基石,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之源,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保证。当前,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九三学社作为社会主义参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自身政党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出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新时期新阶段履职尽责的重要思想保证,是非常必要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构建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之必要性

      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核心价值观是指某一社会组织(或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这个组织(或群体)必须信奉的信条。所谓价值观体系即价值观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了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部分,将对主体行为的导向、动力和评价起决定作用。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稳定持久性,价值观的形成是主体长期累积的结果,形成后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的影响力;二是时代性,主体核心价值观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价值观主体的性质、地位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目标性,核心价值观一般包含着价值观主体的奋斗目标和纲领,是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目标和基本追求。核心价值观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体内部价值观念或体系,这是主体根据自身环境、性质和职能等因素而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体系。二是主体根据内部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体系体现出来的一系列的制度或行为。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历史,我们可知,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主体意识的本质体现,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其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对其发展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反映,而反过来以理想的意识形态来指导引领着一定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与进程。作为一个政党而言,核心价值观是其指导思想的最精华部分,是政党的灵魂,是一个政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源头活水。九三学社作为一个政党,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必须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二、构建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之可能性

      (一)国内外政党政治的实践为九三学社构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指导思想

      首先,国外政党政治的实践为九三学社构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来源。自从具有近代意义的政党托利党和辉格党于17世纪在英国产生以来,政党在世界飞速发展。目前,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大约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由政党操纵,因而当代政治又称为政党政治时代。不同的政党代表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比如,托利党代表贵族的利益,而辉格党则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的政党政治历史表明,政党必须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一个政党行动的指南,是政党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如辉格党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英国的自由党,托利党则是现在保守党的前身。两党的核心价值观分别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而在同样实行两党制的美国,民主党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劳工、公务员、少数民族和黑人,共和党的群众基础是中产阶级,其核心价值观则分别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其次,我国的政党格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的层次性为九三学社构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指导思想。当前我国的政党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关系。在政治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表现为“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在政权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表现为“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在政党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表现为“亲密友党”的关系。在这样一种新型政党关系中,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并非要完全与执政党亦步亦趋,充当执政党的传声筒。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层次性也证明构建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是完全可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部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价值观,既存在着作为执政党的中共的价值观,国家的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也必然存在着包含民主党派在内的社会其他阶层的价值观。民主党派完全可以在宪法法律的规范下,在执政党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民主党派的自身特色,使民主党派能以较超脱身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才能显示其作为参政党存在之必要,这也正是民主党派价值之所在,也是执政党及广大民众对民主党派期望之所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完善、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二)“弘扬科学理性”的政党特色为构建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源头活水

      九三学社作为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弘扬科学理性”这一独具一格的政党特色。这一政党特色为构建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离开这一特色,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九三学社的前身是“民主科学座谈会”。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讨论时局,发表政见。后来,为了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才改名为九三学社。“民主科学座谈会”从发起伊始就带有较为浓重的“五四运动”的影子和色彩,它的名称中的“民主”和“科学”二词,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揭举的两面旗帜。“民主科学座谈会”的主体是文教、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其核心人物和骨干成员都是有着精深的科学造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著名科学家,只有极少数成员是国民党的左派人士。从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正式成立,一直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九三学社的成员中文教、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一直占据70%以上的比例。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对科学理性的崇尚与追求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压制,但弘扬科学理性作为九三学社的宗旨,却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起码可以说,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追求,一直深藏于九三学社成员的内心世界之中。十年动乱时期,九三学社各级组织的领导人和诸多社员受到严重的政治打击和迫害,但始终“死不改悔”,这从一个特殊的侧面表明了九三学社及其成员追求科学理性的赤诚之心。

      (三)界别特色为九三学社构建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在我国的政党体制中,八个民主党派都是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参政党,其基本职能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但是,无论从成员构成来看,还是从履行职能的具体目标来看,八个民主党派都有其独特和优异之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展党员,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为对象;中国民主同盟是以文教界和科学技术界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中国民主促进会发展会员,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中国农工民主党的成员以医药卫生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中国致公党以归侨、侨眷的中上层人士为主和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由台湾省人士组成。与上述七个民主党派相比照可以发现,只有九三学社是以文教、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最为集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三学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一系列重要建议并受到高度重视,都是九三学社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弘扬科学理性的典型成果和具体体现。

      以文教、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弘扬科学理性为宗旨和优长的九三学社的特色,是九三学社独特的个性及其相应的活动方式、行为表现的综合和整合,体现着九三学社那种独特而优良的品性、品行与品味三者的统一。作为九三学社特色具体所指的两个方面,以文教、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与弘扬科学理性之间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九三学社之所以能够弘扬科学理性,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其成员大多是文教、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而九三学社之所以能够吸引和聚集一大批文教、科技界的高级知识分子,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对科学理性的弘扬与追求。

      三、九三学社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作为社会主义参政党,九三学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传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

      (一)爱国奉献

      一部九三学社史,就是广大九三人爱国奉献的历史。爱国奉献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已在广大九三成员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把爱国奉献作为九三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要求。

      九三学社的前身—“民主科学座谈会”从发起伊始,就带着较为浓重的“五四运动”的影子和色彩。“民主科学座谈会”的主要发起人许德珩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他受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委托,起草了《五四宣言》,参加了示威游行,他是“五四”当天被北洋政府逮捕的32名学生之一。在许德珩回忆录《为了民主与科学》一书中,讲述了五四前夕北大同学对于救国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同学们往往成群地聚集在寝室里辩论,结果大致得出“救国第一”的结论,认为救国高于一切,从最守旧的人,直到最激进的分子都应一致奋起救国。救国第一,为救国当“下一大决心,作最后之愤救者”,救国救民乃是一切主张与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便是九三学社的前辈们以及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们最纯粹的理想,最执着的追求,也是他们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力量,他们始终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探索着如何以“知识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

      “九三学社”的筹建,缘于在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国破家亡的难忘经历,为这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民生,更加关注他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到底往何处去,也使他们具有了更为突出的政治参与倾向。

      九三学社的《成立宣言》开宗明义地交代了其发起原因及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当时纷乱时局的担忧。《成立宣言》指出:“中国虽号称民主国家,而人民长期慑伏于封建暴力,基本自由,从无保障,科学之进步与人权之发展,更无可期!”“‘五四’所号召于国人者,为科学与民主,今时间过去虽已二十余年,而民主与科学之要求实较前迫切,本社同人,即本‘五四’的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始终不懈,谨此宣言。”从此,“爱国、民主、科学”,成为九三学社一直秉承且不断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1956年在九三学社第一次全国社员代表大会上,许德珩对九三学社10年的工作,作了总结:“社在过去10年中曾经参加了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进一步地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斗争。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生长起来的爱祖国、爱人民、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所走的光荣的道路。”

      担任过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同志也曾形象生动说:“九三学社大半就是这样的朋友——学术界居多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结合,不是拿斧头的,拿镰刀的,拿枪杆的,而是拿笔杆的,或者是钢笔杆或粉笔杆的,过去反美反蒋,也是用笔杆作武器,笔杆与嘴巴是分不开的。”这些话生动地概括了中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报效祖国的途径和特点,就是以自己的知识作为推动社会改革和现代化的主要手段。被誉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中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的邓稼先便是中国知识分子以知识报效祖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典型。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到1986年7月邓稼先逝世,我国先后进行了32次核实验,而邓稼先在现场指挥的,就有15次。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终因身内侵入放射物过多,患直肠癌医治无效而逝世,终年62岁。

江泽民同志曾说:“九三学社的广大成员,不仅是各自领域的造诣很深和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同时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赤诚的爱国主义者。九三学社成立及其发展的历程表明,在中国,各行各业里许多杰出人士,都把个人的事业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把能够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作为一生最大的追求。这种爱国爱民的抱负和品质,是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并永远保持和发扬这个传统。”

      (二)崇尚科学

      “弘扬科学理性”是九三学社的政党特色,无论是从成员的构成看,还是从参政议政治、社会服务的领域看,九三学社都打上了科学的深刻印记。把崇尚科学作为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观,既有深厚的的历史源源,又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我国建国后首次颁发自然科学奖时,在34项获奖成果中,我社有13名社员获奖。有66名九三学社社员参与了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有43名九三学社社员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九三学社当时通过最高国务会议、双周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等多种渠道,积极参政议政,对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10年浩劫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灾难,但广大九三学社社员崇尚科学的信念从未动摇。他们直言不讳、忠心耿耿,坚持科研、著书立说,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的周培源不畏“四人帮”迫害,上书周恩来总理,并在会上发言报上发文,呼吁大力加强理科教育和基础研究。在黄汲清、谢家荣的“陆相生油论”和“多期多层含油论”的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王淦昌、邓

稼先献身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为应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

势,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九三学社成员崇尚科  学的优良传统更加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九三学社社员为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九三学社社员获省、部级以上荣誉和奖励的有3万余人次,约占现有成员总数的40%。1986年,王淦昌、陈芳允等4位科学家上书邓小平,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同志立即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引发了我国“863计划”的出台。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荣获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占获奖23人的近1/4,是8个民主党派中唯一获奖的党派;2001年,黄昆、王选两位九三成员作为仅有的2位获奖人从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证书,这是何等的荣耀!王选院士和闵乃本院士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先后在全国各地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各类优秀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以来,仅有的2次为民主党派优秀人物举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根据统计,自2000年开始评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8个民主党派中只有九三和民盟成员获此殊荣;王志珍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2002年基础科学奖;闵乃本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在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现了这一奖项连续两年空缺的突破。还有大量的九三学社社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60多年来,九三学社社员人数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0多人增加到11万多人,60%以上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先后拥有16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是拥有院士数量最多的民主党派,也是8个民主党派中唯一设有院士委员会的民主党派。以物理学前辈、爱因斯坦的门生周培源,桥梁之父茅以升,新中国气象事业创始人涂长望,水利工程泰斗张光斗,“两弹一星”核心人物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人类学先驱裴文中、杨锺健,半导体学术开路人黄昆,国际知名地质学家王竹溪、侯德封、黄汲清,计算机领域的“当代毕升”王选等为代表的九三优秀成员以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贡献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使得社会对九三学社肃然起敬。

(三)民主正义

    民主(democracy)一直是九三人高举的大旗。自成立以来,民主的意识,以及对民主的追求就深深扎根于九三人的心中。九三人对民主的追求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

从外部看,九三人积极追求民主,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早在九三成立之初的国共和谈和旧政协期间,九三学社就紧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对内战,反对独裁。解放战争期间,九三学社严正声明不承认伪“国民大会”,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在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九三前辈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持真理,视死如归。著名的“三教授”事件便是一个实例。1948年3月29日,为了揭露国民党“行宪国大”的反动实质,北平各大学和天津、南开等校进步师生,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纪念黄花岗烈士讲演大会”。国民党北平当局出动了铁甲车和军警特务5000余人将北大重重包围,摆出不惜血洗北大的姿态。在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下,九三学社许德珩、袁翰青、樊弘三教授,抱着永诀家人,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应邀到会演讲。许德珩在演讲中鼓励青年“要学习黄花岗烈士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中国的苦难大众献身,不要自豪,不要彷徨在空中。……勇往直前,才对得起先烈。”

建国后,九三学社成员积极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行使神圣的民主权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点缀着九三人的努力与奉献,点缀着九三学社的风采。1957年中共发生反右错误,奇怪的是民主党派成员被打成右派时其内部反而说他是“极右派”!后来九三在“拨乱反正”中反思这一现象时,有资深社员指出:共产党犯错误,民主党派也有监督缺席的责任权力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宪政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的奥秘之一是权力的制约,而其中的关键又是多党制下的政党监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对多党制的积极扬弃。中国各党派互相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政治资源,其组织化程度、政治经验、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意识、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实关系,使之在民主监督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九三学社对共产党的民主监督,从性质上讲,既不是法律监督,也不是行政监督和一般的社会监督,而是参政党对执政党通过民主的方式实行的监督,是一种高层次的政党之间的监督。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非常需要听到各种意见和批评,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九三学社作为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时代赋予九三人的神圣使命。

从内部看对民主正义的追求渗透在上至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下至广大普通社员的心中,体现在九三的各项制度之中,落实在广大九三人的行动之中。九三学社章程明确指出:“自身建设的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社中央主席虽然贵为国家领导人,但始终能以民主的作风、以普通一员的身份深入广大社员之中。在九三学社举办的多次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社中央主席都能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参与比赛。“九三讲堂”已举办多届,社中央主席每次都会亲自到场并在台下就坐,以普通听众的身份与广大社员一道聆听讲座。在社中央主席榜样作用的示范下,九三组织的各级干部都能发扬民主的工作作风,以民主协商的精神去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在九三内部营造了浓郁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和融洽的干群关系。在九三内部,没有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服从,没有官样文章,有的只是平等的协商。许多社外人士正是慕九三学社风气民主、和谐之名而加入到九三之中的。在九三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处处都能见到“民主”这一响亮的名词。九三学社创办的唯一杂志《民主与科学》,是一份为中国的民主与科学鼓与呼的杂志。九三学社举办的体育赛事,如“民科(民主与科学的简称)杯”羽毛球赛和“民科杯”乒乓球赛也莫不如此。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关注民生、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九三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把公平正义作为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观,是九三学社65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对我们的热切召唤!

 

 
 
津ICP备19000121号-1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39号团结大厦(5-6层) 电话:022-23286247 邮政编码:30022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