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要闻速览 | 市委介绍 | 思想建设 | 参政议政 | 社会服务 | 组织建设 | 机关建设 | 区级组织 | 社员风采 | 历史回眸 | 文艺之窗 |
|
当千年非遗遇上智能科技,让传统智慧“飞”向未来! |
来源: 编辑:admin 2025-05-15 |
![]() 5月14日,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津南学校“公能大讲堂”再度启航,社津南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科学副校长、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傅雅宁应邀为该校“公能大讲堂”作航空航天科学教育讲座。傅雅宁以一场《榫卯无人机——给传统智慧插上科技的翅膀》的精彩演讲,带领高一、初二年级学子走进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让榫卯这一传统技艺与现代无人机技术碰撞出璀璨的创新火花。 一、当榫卯遇见无人机:一场跨越千年的创新对话 “不用一钉一铆,仅凭木块咬合就能构筑稳固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而无人机翱翔蓝天,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当两者相遇,会迸发怎样的奇迹?” 傅雅宁以提问开篇,将同学们的目光从课本引向古今交融的奇妙世界。她娓娓道来:榫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核心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造物哲学;无人机,代表着当代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应用。看似相隔千年的两者,在“结构力学”“模块化设计”等科学原理中找到了共通点——榫卯的“巧劲”,正为无人机的轻量化、便捷化设计提供全新思路。 二、科技赋能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讲座不止于技术解析,更深入探讨了“传统工艺如何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傅雅宁指出,榫卯无人机的研发,正是对“活态传承”的实践——通过科技手段,将非遗技艺从博物馆带入实验室,从手工艺品转化为科技产品,让古老智慧在解决现代问题中实现价值重构。 她鼓励同学们:“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传统与时代共振,用科技为非遗注入‘飞翔的力量’。” 三、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作为该校“公能大讲堂”系列活动的重要篇章,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航空航天知识的科普,更是一次对“学科融合”“文化自信”的深度启蒙,傅雅宁以科学副校长的身份为高校与中学搭建科学的桥梁,让学生在讲座中拓宽视野、激发志趣。这场跨越千年的“榫卯与无人机之约”,或许正是解开“文化传承与科技自强”双重命题的一把钥匙。 讲座结束时,傅雅宁对南大附中学子寄语,希望他们能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的天空下继续闪耀! (傅雅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