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要闻速览 | 市委介绍 | 思想建设 | 参政议政 | 社会服务 | 组织建设 | 机关建设 | 区级组织 | 社员风采 | 历史回眸 | 文艺之窗 |
|
“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再获新成果 |
来源: 编辑:admin 2025-08-12 |
![]() 2024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九三科技、高教界别优势创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社市委启动实施了“为中小学选派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13位科学副校长在帮助中小学校制定科学教育发展规划、研发前沿科技校本教材、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推动各类国家级实验室向中小学有序开放等领域作出了一系列尝试。 今年,按照凤宝主席“‘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要进一步突出科学教育实践性”的相关要求,各科学副校长团队在指导学生科技竞赛、开设实践课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科技赋能结硕果 竞赛场上展锋芒 2025 年 6 月,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ILD)总决赛”落下帷幕,作为教育部全国性竞赛“白名单”项目,AILD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津南区咸水沽第四小学代表队27名选手首次参赛,从全国40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 5 金 1 银 6 铜,晋级率高达 67.5%,为津南区乃至天津市的科学教育成果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该校副校长、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九三支社社员冯骏老师的智慧和汗水。回溯赛事历程,从学期伊始,冯骏就针对此次赛事“智能结构、智能编程、智能控制、综合实践”四大核心赛道的具体要求,着手谋划教学方案,设计了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少儿编程等领域的启迪智慧讲座和实验内容;开发了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图形化编程》《智能机器人》科学课程,通过系统培训,参赛选手在算法开发、硬件调度、人机协作等多维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看到学生们在科技竞赛中成长,是最让我欣慰的事情。”冯老师说,“奖牌是天津九三助力中小学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每一个有创新想法的孩子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在科学实践中不断长见识、强本领、增才干。” 二、科学课程重应用 理论实践相融合 “在榫卯与无人机的奇妙实验中,傅教授团队研发的榫卯无人机诞生了,一榫一卯,一转一折,展现中国美学,传承工匠精神,形成动态平衡。”5月14日,社津南基层委副主委、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津南学校科学副校长傅雅宁以“传统榫卯技艺是如何为现代无人机设计制作赋能”为主题,为学生带来《榫卯无人机:给传统智慧插上科技的翅膀》专题报告。 此次报告作为本学期傅雅宁团队为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津南学校专门开发的8期系列科学课程的收官之作,不仅让学生触摸到传统工艺的温度,更点燃了用科技激活文化基因的创新热情。 依托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支社应用型本科的独特优势,傅雅宁注重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注重融合理论讲解与实践展示,通过组织学生观摩、组装光伏模型、榫卯无人机,走入工厂、车间提前接触工业设备和相关技术,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实用性,使科学教育从“听”向“做”逐步延伸。 三、“双碳理念”融教学 绿色理念润心田 本学期,社员、咸水沽第一中学科学副校长、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陈子坚发挥专业优势,在为该校学生专门开发的系列科学课程中探索融入 “双碳”元素,全方位普及了绿色能源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科学素养。 课堂上,陈子坚团队对激光原理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进行了深度解析,还向学生们展示了自制的太阳能光伏建筑模型,并用“太阳每小时能量可满足全球一年使用”等一系列生动数据,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作用和绿色能源带来的巨大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成功点燃了学生对绿色能源的探索兴趣。 ![]() 学生们纷纷表示,“被陈教授的讲解深深吸引,这一刻,知识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对未来科技生活的无限憧憬。未来将以极高的学习热情沉浸在新能源知识学习的海洋中,努力成长为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前沿科技知识的后备科技人才 。” 从傅雅宁 “榫卯无人机”的创新课堂到陈子坚 “光伏知识引领绿色未来”的首讲启蒙,再到冯骏指导学生在竞赛场上奋力拼搏斩获多项荣誉,“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正一步步点燃学生心中科技创新的梦想。正如咸水沽一中校领导所表示的,“学校将在科学副校长的加持下,引入更多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学课程,让科学教育工作能够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逐步深化。 后续,社市委将指导各位科学副校长进一步明确定位、因校制宜、因生施策,不断拓展合作形式,探索“科教+实践”深度融合模式,为助力培养更多具备“科学”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科技人才贡献九三学社的智慧和力量。 (马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