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支社与天津大学基层委员会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共建活动。本次活动是发扬九三学社“立足本岗、双岗建功”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医院临床资源与高校科研优势,共同促进医疗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此次共建也契合国家“十五五”规划中关于科技创新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为天津市实施科教兴市、打造高品质生活行动注入新动能。
活动由九三学社天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峰主持。参会人员包括肿瘤医院支社主委王伟、胰腺中心主任余俊、PET/CT主任陈薇、乳腺肿瘤一科主任王欣,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范秋筠,天大教师代表安兴伟、白艳茹、郭玙,天津大学医学院科研团队。
肿瘤医院支社专家在何峰院长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兴医之路”主题教育馆,何院长详细介绍了天津大学医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医学院在学生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重点展示了在脑科学与神经工程、智能医学、麻醉与重症医学、救援医学等领域的特色研究成果。他表示,天津大学医学部始终秉持“医学牵引、工程支撑、转化创新、临床示范”的理念,围绕“医学+”现代医学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医学与天大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努力构建具有“天大模式”的医学教育体系。
随后,双方在医学院召开跨界交流座谈会。王伟主委介绍了天津市肿瘤医院作为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十余年来在规范与优化临床试验全流程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其在临床研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余俊主任分享了其海外学习与工作经历,并阐述了以打造“中国版约翰霍普金斯临床试验平台”为目标,推动高质量临床数据生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愿景。他还透露,未来将牵头成立“临床试验提升计划联盟”,推进天津地区临床试验的同质化与标准化,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
在医工融合方面,双方提出了多项合作意向:在联合培养与就业对接上,可通过医院开设课程、提供实习岗位、共建导师团队等方式,增强医科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跨专业协作意识;在AI影像与数据治理方面,将结合肿瘤医院大量精准标注影像数据与天大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力量,共同开发AI分割与特征提取模型,并探索区块链数据交易所模式,推动跨机构、多格式医疗数据的资产化与应用;在器械转化与生态构建方面,肿瘤医院的“临床一体化孵化中心”和“数据统计中心”将为高校医药与医疗器械科研成果提供临床验证与资源对接平台。
王伟主委与何峰院长共同建议,应围绕天津市“十五五”规划,聚焦临床试验联盟建设与数据治理等主题,开展联合调研,撰写生物医药产业链布局专报,进一步推进AI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加强跨机构资源整合。未来,双方将充分依托肿瘤医院的丰富临床资源与天津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脑机交互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共同构建“医工融合+成果转化”的创新体系。
( 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