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览 市委介绍 思想建设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组织建设 机关建设 区级组织 社员风采 历史回眸 文艺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 :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 调研报告
“传承传统文化加强对文庙保护的研究”课题组赴吉林文庙调研情况报告
来源:    编辑:admin   2018-12-21
 
 

8月22日至24日,社市委秘书长张玉芳带领“传承传统文化加强对文庙保护的研究”课题组赴吉林市文庙博物馆调研并座谈。九三学社吉林市委主委、吉林石化公司副总工鲁建春,吉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富有,吉林市文庙博物馆馆长张明建,九三学社吉林市委专职副主委朱瑜陪同调研。

一、吉林文庙博物馆简介

吉林文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现存建筑为1907年所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四大孔庙之一,同时也是东北地区建筑年代最早、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筑群,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盛誉。

二、考察情况

(一)地面建筑留存情况

吉林文庙地面建筑经1985年、2010年整修后,基本恢复了原有规模,尚有少部分建筑未复原。吉林文庙占地16354平方米,东西宽74米,南北长221米,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三大主体建筑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辅助性建筑呈对称状排列,四周由3米高红墙环绕,正门前为长40米,高5米的照壁。进入正门建筑次序依次是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2006年,吉林文庙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开展的活动

1.常设展览

①大成殿孔子、四配、十二哲人十七尊塑像及祭器、乐器陈列。

②孔子圣迹陈列。

③中国历代科举制度陈列。

2.祭孔大典

春秋祭孔大典。每年春秋两祭,春祭为家祭,秋祭为公祭。吉林文庙自1996年起,每年都举行祭孔祀典,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祭祀仪式分为两部分。

一是现代公祭部分:由来自吉林市多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共600余名同学进行了经典诵读展示;各级领导、嘉宾、各界市民向孔子行鞠躬礼、并敬献花篮等环节,表现了当代人对孔子、对儒学的尊敬与感怀。

二是传统祭祀部分,主要是祭孔乐舞表演。祭孔的乐舞是以歌颂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礼、乐、歌、舞”四位一体的庙堂艺术。八佾舞于庭的壮观场面,全景再现了传统祭祀程序和祭孔乐舞的壮观场面。

3.文化活动

①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亲子体验活动。

②元宵节灯谜有奖竞猜活动。

③白山书院国学讲坛和少儿国学讲坛。

④开笔礼、成人礼活动。

⑤江城优秀学子•袁武奖励基金。

三、调研收获

(一)考察体会

文庙可以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一是文庙的地面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与象征。充分保护现存文庙,修整复建残存文庙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二是依托文庙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二)考察启示

1.加强文庙保护的现实意义。

加强文庙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部分。文庙,作为儒学的重要栽体乃至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以其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核不仅影响着两千余年中国的政治生态、文化传承及社会教化至今仍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文庙自诞生至今,饱经历史的考验和磨炼,如今正恰逢发展机遇。习近平同志在 2013 年山东考察时,专程前往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6 年 8 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开展文庙、书院等儒家文化遗产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将正式启动。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此背景下,作为历史符号、文化符号、民族内核的文庙的未来发展必将异彩纷呈。

加强文庙保护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深层文化根源。对中华民族来说,自信,首先就来自于我们有一份独特而丰厚的文化传统。

2.文庙保护的途径。

保护分为两个层级,一是保护好留存完整的文庙,二是修整、复建残留或者消失的文庙。

文庙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文庙的保护应以政府为主导。自古以来,都是由政府组织维修文庙。历代官府把修缮文庙作为教化百姓的重要手段,也作为自己青史留名的重要载体,历代碑记、匾额都有修建、修复文庙的记载。

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引入社会力量。引导热心中华传统文化的个人和组织以捐赠的名义参与到文庙的保护工作来。

3.文庙保护的目的:继承与创新文庙的功能。

文庙功能的开发。文庙场所的使用功能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从“祭祀家庙”到“庙学合一”,再到近代学校驻地、博物馆化,文庙的使用方式一直都在发展变化。文庙的功能应定位于城市公共文化中心、传统文化传播中心。

传播方式与途径不局限于展览、祭孔、文化活动,还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数字化的展示方式,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应用软件大力推广宣传,吸引大众的关注和参与。

四、课题下一步方向

(一)出台《文庙保护条例》的研究。

纵观全国,文庙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仅有200多间文庙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调研组拟开展出台《文庙保护条例》可行性研究,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出台《文庙保护条例》,将全国各地的文庙作为一个整体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二)改善天津文庙功能的研究。

借鉴吉林文庙博物馆在保护和利用文庙打造公共文化中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工作中的好的做法,开展改善天津文庙功能的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提交有关部门,供领导决策参考。

(参政议政部    杨华)

 
 
津ICP备19000121号-1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39号团结大厦(5-6层) 电话:022-23286247 邮政编码:30022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157号